首页 > 中少动态 > 正文

《知心姐姐》社会大课堂活动精彩纷呈

2025-11-06 来源:

金秋十月的白家庄小学,俨然成为一座“移动科普馆”!从南北极的冰雪到神秘的深海,从类人猿的智慧到杂志诞生的幕后故事,六位不同领域的“老师”接连走进校园,为各校区的同学们带来一场场沉浸式科普盛宴,让知识在故事、实验与互动中变得鲜活有趣。

知识藏在探险里:“沉浸式”极地课堂

9月28日、10月15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我国著名大气物理学家高登义老师,先后走进白家庄小学汇景苑校区与珑玺校区,为同学们开启了两场“穿越南北极”的奇妙科学之旅。

汇景苑校区

讲座中,高老师以自己数十次南北极探险的亲身经历为线索,将极地的奥秘娓娓道来。讲到北极,他带着同学们走进被冰雪覆盖的白色世界,却话锋一转揭开“北极绿洲”的神秘面纱,打破了大家对北极只有冰雪的固有认知;聊起南极,他又用生动的描述还原“神奇的南极日出”:极昼与极夜交替的南极,日出时阳光会以极低的角度掠过冰盖,将整片雪原染成金红色,冰棱折射出的光斑像散落的星星,让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

珑玺校区

讲座现场的互动环节更是热闹非凡。面对这些稚嫩却充满思考的问题,高老师耐心解答,告诉大家科学探索需要勇气,更需要扎实的知识,也让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在同学们心中慢慢生根发芽。

读懂科研与热爱:走进类人猿的世界

10月9日、10月27日,在白家庄小学北校校区和新城校区,著名生态学家郭耕老师以“世界类人猿漫谈”为题展开了精彩的讲述。

北校校区

郭耕老师先向同学们介绍了三位“猩”一级女研究者的传奇经历每天跟着黑猩猩,发现了他们会使用工具的珍妮・古道尔;为了保护山地大猩猩,在卢旺达的火山公园驻守多年的戴安・福茜;还有在婆罗洲的雨林里跟踪研究红毛猩猩的加尔迪卡斯,郭耕老师将每一个故事都讲述得饱含温度。

“呼噜呼噜”的招呼声,有穿透力的长鸣,郭耕老师关于类人猿的叫声与动作的模仿更让同学们记住了不同类人猿的“语言密码”。

新城校区

这场“世界类人猿漫谈”,不仅让同学们学到了类人猿的知识,看懂人类与类人的关联,更能从其中感受到科研者的坚守与动物的智慧。

趣味实验助阵:解开神秘深海面纱

10月14日,中国“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科学考察队队员徐小龙,带着白家庄小学南校校区的同学们开启了一段探秘海洋与极地的精彩旅程。

从“雪龙 2 号”在辽阔海域的漫长漂泊,到“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冲破水压、深入千米深海开展探测,每一段关于科考装备的分享,都让同学们知晓,原来在那些人类鲜有涉足的海洋深处与极地冰原,不仅藏着丰富奇妙的自然奇迹,更有着无数科研工作者不畏艰辛、默默坚守的身影。

南校校区

在徐老师的讲述下,南极贼鸥展现出的机敏狡黠,帝企鹅在酷寒冰原上的韧性,都浮现在同学们眼前,让他们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般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力量,以及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的坚韧不息。

互动环节中,徐老师与同学们共同开展浮沉子实验,让矿泉水瓶里的小瓶子灵活上下浮动。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轻松掌握了趣味科学知识,现场气氛也随之推向高潮。

这场讲座让中国海洋科考人不畏风浪、执着探索的精神,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同学。

探秘生命奇迹:从猛犸象到濒危动物

10月29日,白家庄小学新城校区的课堂里充满了对远古生命的好奇与期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汤波老师以《如何复活一头猛犸象》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横跨古今的科学盛宴,让大家在奇妙的生物世界里探索物种兴衰的奥秘的同时,还能触摸前沿科技的温度。

新城校区

关于标题上的问题,汤波博士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从物种的形成与灭绝讲起,用生动的描述和通俗的语言,把复杂的生物进化知识变得易懂:猛犸象适应冰河时代的生理特征;气候变迁、环境变化对其生存的影响。同学们明白了,每一个物种的存续都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汤波博士还结合自己的知识,介绍了当前保护濒危动物的多种科学手段以及前沿探索,以及基因编辑、细胞核移植等关键技术的简单原理。让同学们对“科学”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堂讲座,不仅让同学们学到了丰富的生物基因知识,也让他们更加明白了“尊重生命、守护自然”该如何去做。

探秘神奇自然:了解动植物“秘”事

10月30日、10月31日,国家植物园科普馆馆长王康老师踏入白家庄小学科技园校区和朝外校区,一场关于动植物的奇妙之旅也就此开启。这堂别开生面的知识课,像一把钥匙,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神秘自然世界的大门,让大家在轻松氛围中感受自然的奥秘。

科技园校区

讲解中,王康老师把植物的生存智慧讲得妙趣横生:兰花竟会 “伪装” 成雌蜂的模样,还模仿其独特气味,让雄蜂误以为是同类而帮忙传粉;食虫植物更像 “捕猎高手”,悄悄设下满是诱惑的 “甜蜜陷阱”,等昆虫靠近便巧妙捕获,将其转化为生长所需的养分。

这些新奇的生存技巧,让教室里不时响起阵阵惊叹。整堂课从始至终充满吸引力,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完美交融。同学们个个聚精会神,踊跃举手参与问答。通过这场别有趣味的讲座,同学们感受到了动植物之间的奇妙,也对探索自然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朝外校区

助力生态环境保护:科学观鸟护鸟

10月21日、10月31日,爱鸟汇羿健老师走进白家庄小学汇景苑校区、北校校区,为同学们带来一堂主题鲜明的观鸟知识课,旨在引导大家掌握科学观鸟方法,树立保护鸟类的意识。

课堂上,羿健老师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分享了在通州救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的故事,用真实案例让同学们感受到保护鸟类的重要性。

汇景苑校区

随后,羿健老师围绕“科学观鸟”展开讲解:从初学者如何选择观鸟方式,到观鸟的最佳时段与地点;从禁止惊扰鸟类栖息地,到避免过度靠近鸟巢等“观鸟礼仪”,逐一清晰说明。他特别强调,科学观鸟不仅是观察记录鸟类习性,更要以尊重为前提,杜绝不当行为对鸟类造成伤害,让同学们明确 “观鸟”和“护鸟” 的内在关联。

北校校区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针对“行驶的车辆该怎么避免撞到鸟类”“遇到受伤小鸟该怎么办”等问题积极提问,得到了羿健老师的耐心解答。

这堂课让同学们明白,鸟类是自然的精灵,保护它们就是守护家园,要共同做鸟类的守护者。

一堂堂科普课程构成一道循序渐进的科学阶梯。让学生们在聆听中思考,在动手中验证,在阅读中升华,实现了从知识到素养的知行合一。

希望在未来,《知心姐姐》还能与大家同行,点燃校园的科学热情,让勇于探索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深植。